目前国内融雪剂产销量数据依靠氯化钙的产量粗略计算。国内融雪剂年产量在100万吨左右,出口量在1/3。融雪剂主要有两种,中卫融雪剂,有机融雪剂和氯盐类融雪剂。有机融雪剂对基础设施没有腐蚀作用,由于价格过高,只是在机场、高尔夫球场等场所少量施用;在城市、高速公路中融雪应用较广的是氯盐类融雪剂。
在一定程度上,恶劣的土壤条件影响园林植物的正常生长,复合型融雪剂,降低了园林植物的生长势和抵抗力,相应地也降低了园林植物对融雪剂的耐害性。在恶劣的土壤环境条件下,融雪剂的危害作用会被加大,即使含有很低的融雪剂含量,也可能会使园林植物枯萎死亡。
融雪剂的种类按照其成分的不同可大致分为3类,一类是以醋酸钾为主要成分的有机融雪剂,一类则是以“氯盐”为主要成分的无机融雪剂,冬季融雪剂,还有一类是新型融雪剂涉及一种组合物,特别能对冰雪进行软化,使之不能结块的组合物。它有一下重量百分比组成:水70到97,活性物质0.2到27,防结块剂0.5到5,乳化剂0.2到1。
“氯盐类”融雪剂的融雪原理是:“氯盐类”融雪剂溶于水(雪)后,其冰点在零度下,如,氯化钠(shi/盐主要成分)溶于水后冰点在-10℃,氯化钙在-20℃左右,供应融雪剂,醋酸类可达-30℃左右。盐水的凝固点比水的凝固点低,因此在雪水中溶解了盐之后就难以再形成冰块。
这种由氯盐组成的融雪剂播洒在路面上之后,会与被机动车的碾压而融化了的雪水形成浓盐溶液,很难再回冻成冰,同时促进了周围雪的融解。随着雪不断被融化,盐溶液逐渐被稀释,而它的促融抗冻能力随之逐渐降低。